close

 



 
6月初,在表演藝術圖書館翻到了美國劇團在台北首演版的劇本,
借回家,在42天的期限內沒有看完,就歸還了。
8月初,在板橋圖書館,再度遇上這本書,
這回,在30天的期限內,我讀完了。


作者是1934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‧義大利實驗派劇作家皮蘭德婁




戲劇開場時,台上幾個演員正準備排演皮蘭德婁的最新作品。
導演對演員們喊道:「要是你們能看懂他寫的戲,我就甘拜下風。」

突然,六個人現身劇場。

其中一個說道:『我們來找作者。』
導演詫異。他問:「什麼作者?」 
『隨便誰都行,先生。』 
導演回答說:
「可是我們這兒一個作者都沒有,
我們只是演員,而且我們排演的不是新劇。」

這時,那六個人中的一個女人朝他跑過去,說:
【那更好了,先生!我們就來給你演一齣新劇。】


於是這六個人喧賓奪主,開始演出他們的人生戲劇。





這是一齣很精彩的戲。
我想,如果真的走入劇場看這戲,
幕落之後,得花好一段時間去分割你所看到的。


那六個劇中人,開始演出他們被設定的人生。
演員們看劇中人的演出,並演出他們的演出。

劇中人(父親)看到演員演出自己,提出抗議,
「我沒有說『我希望』,我不是那樣說的。」

劇中人(繼女)看到演員演出自己,瘋狂的笑著,
『哈,你永遠不可能演得像我啊!我不是那樣的!』

劇中人的演出也不斷被導演和台上原來的演員打斷。

這期間,導演及演員不斷對劇中人的演出提出質疑:
「為什麼不能有別的詮釋、另外的發展?」

直到劇中人對導演說:
『想想吧,事實是除了這個幻覺之外,
我們這幾個人沒有任何其他的現實。』

導演和演員們都糊塗了。
 
『這對你來說只是你必須製造出來的一種幻覺,
但它卻是我們僅有的現實,我們唯一瞭解的現實。』
劇中人說。


整齣戲劇,沒有解決任何問題,
倒是對現實、虛幻、自我及生命,提出疑問。

1921年,這齣戲在羅馬首演,
第一次世界大戰過後,
歐洲不少知識分子也對意義、真理以及自我表達提出類似的懷疑。
可以說,皮蘭德婁作品體現了當時普遍的不安狀態。 

想想,當這齣戲搬演時,
有六個演員必須演出「角色」、有部分演員必須演出「演員」。
他們的演出,必須表現出,「劇中人」與「真實生活的人」的不同。
但是,他們不都是,劇本裡頭的角色?

啊哈,真是了不起的劇本。

順帶一提,皮蘭德婁一開始並不喜歡戲劇:
皮蘭德婁根本不想當劇作家。
因為他覺得劇作家不能充份控製作品的結果,就像人精神失控一樣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mintk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